外不热,内不渴,小便利,术附汤。若汗少,小便不利,脉浮而渴,五苓散;渴而饮水呕者,同。
邪气聚于下焦,结而不散,甚则小腹硬满而痛,此小便所以不通。项背强,兀兀无汗,葛根汤。
吐、汗、下后噎气痞硬,旋覆代赭汤。殊不知此因寒邪不得发越,便为阴伏,故脉伏必有邪汗也,当攻之。
此膀胱寒水之经,有标本之作。前云正阳明病,本经风盛气实,脉亦沉实有力者,因邪热传入胃腑而有燥屎。
热病目不明,谓神水已竭,不能照物,病已笃矣,惟宜急下,根据本方。如冬感寒不即病,伏藏于肌肤,至春夏时,其伏寒各随时气改变为温,为热者,因温暑将发,又受暴寒,故春变为温病。
吐后腹满,当下,少与调胃承气汤。《内经》所谓酸苦涌泄为阴者是也。